存档

‘中国企业家’ 分类的存档

黄光裕在用人策略上的几项重大失误

2010年11月9日 没有评论

一是去家族化。2004年国美成功上市以来,作为创始人和大股东,黄光裕就开始了去家族化,随着企业的壮大,为国美电器立下汗马功劳的黄家人除了杜鹃一一离开了国美。到2008年底黄光裕和杜鹃出事,国美高管层中已经没有了黄家的亲属。2009年中旬,国美电器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宣布了一份国美核心高管8 人名单,黄光裕家族成员没有一个出现在其中。随着陈晓股权激励、让出总裁大位、逼高管站队等戏法的一个个上演,黄光裕彻底深刻地感受到了没有自家人的痛楚。实施去家族化的初衷是在创始大股东能够控制公司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但像黄光裕这样比较彻底的去家族化,负面后果是值得创业企业家们深思的。

二是决策权与经营权不分。目前所获知的信息中,国美电器的董事局和经营管理班子高度重叠,陈晓、王俊洲、魏立秋、孙一丁等都既是决策层董事会的成员又是经营班子的高级管理人员,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机制。陈晓敢于与黄叫板,就在于他所掌控的董事会不但拥有决策权还拥有经营权,只是成功策反几个人就能把整个国美抓在手里。

三是重外轻内。黄光裕在并购永乐时才与陈晓有了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委以总裁重任,忽视了从内部选拔培养人才,让总裁张志敏等人离开国美更使得内部创业团队离心离德。引进了一个总裁,压住了原先就对这个职位抱有希望的副总裁,这实际上是对副总王俊洲的不认可。副总裁升不了,下面的经理也升不了,副经理的晋升也受影响,以此类推。压一个压一串,忽视了空降兵的负面作用,一大帮得不到正常晋升的人就会产生怨气,一旦有机会就会露出头来,在关键时候就会成为压垮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是识人不够,忽视归降人员的再叛问题,错用陈晓。早在2006年国美并购永乐时就有人对陈晓归降国美的动机和后果作出过负面猜测,如今不幸应验。无论如何,以国美电器当时的发展状态,完全可以有条件有能力委托专业机构对董事和高管的人选进行品德验证。对归降人员的使用片面强调信任而忽视了监管和预立制约措施。

五是错推邹晓春。8月4日黄光裕提请任命没有在国美和家电连锁业工作过的邹晓春与黄燕虹担任董事,再一次空降,这让外界并不认可,也让王俊洲再次觉得失望,彻底与陈晓站在了一起,他给予了陈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出色的有感染力的领袖人物”,是”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亲密朋友”等高规格的赞许之词。邹在初次出面时的应对显得浮躁,表现出敦厚有余权谋不足,能力上不是陈晓和国美现有高管层的对手。陈王联手主观上是陈王的贪欲所致,客观上也有黄光裕自己的功劳。

六是在股权激励政策上的失误。股权激励方案在黄出事之前就已经有了方案,但黄一直迟迟没有实施。2009年7月陈晓借助黄光裕对董事会的授权实施了股权激励措施,把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的股权授予105名高管。以当日每股1.90港元的收盘价计算,激励方案总金额近7.3亿港元。这不仅创下中国家电业纪录,激励范围也至为广泛,覆盖了副总监以上级别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陈晓慷公司之概做了个大好人,成功策反国美管理层,国美团队自此对陈晓的对抗彻底软化。黄光裕在在致国美员工的信中,公开责难这个措施,直接把管理团队推到了陈晓这一边,直到928投票之前才改口承认既成事实。此类涉及权力层团体利益的事谁占了先手只能认输,做不了正激励却去做负激励,对于聪明如黄光裕和邹晓春来说,这是典型的意气用事和低级错误。

七是分化瓦解叛逆势力的应对失据。收伏叛将是一险招,必须有理有利有节,更需要思虑周详,方案严密,实施谨慎,力图一击必中。雍正收伏有异心又手握重兵的年羹尧时,提副将为主将,提一个提一串。调开年的心腹异地升职,去其羽翼。再找个理由降为杭州将军直至贬守城门最后赐其自尽。虽然有些戏说的成分,但想好对策再来发难不给对手任何机会的思路是十分清晰的。反观黄光裕的做法却是在没有严密周到安排的情况下先将陈晓的失德通告天下,再下战书决战,颇有西楚霸王和宋襄公的遗风。除了得到道义和公众支持外,实质上占据先手的地方甚少,连拉王打陈的意愿都没有看到。之后却是一软再软,一退再退,进退失据,终致928失利。
作者:方炎飞  / 来源:北大纵横

FUCK FBI, 美卧底特工“钓鱼执法”

2010年10月25日 2 条评论

法制日报记者 辛红 《法人》杂志记者 吕斌

记者10月24日从权威人士处获悉:9月2日,匈牙利布达佩斯城市法院判决对两名中国公民临时逮捕并声明引渡条件成立。目前看来,中国公民宪宏伟和李礼两人被引渡至美国,似乎已成定局。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黄风教授告诉记者,类似事件近年来屡有发生。

2007年,我国湖南的一名企业家袁宏伟与美国一公司有知识产权纠纷,被对方以谈判名义诱骗至英国遭逮捕。袁宏伟后来因伦敦一家法院逮捕令在姓名拼音上的拼写错误侥幸得以回国。

3年后,美国诱捕中国公民的事情再次发生。这一次,涉案的两名中国人没有那么幸运。在匈牙利机场遭逮捕!!!

2008年底,中国公民宪宏伟从网上看到了英国航空航天公司BAE销售的一款PROM芯片产品,这款芯片性能先进,是存储器件替代品。

宪宏伟是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对芯片感兴趣并不稀奇。于是,他通过邮件与其美国分公司的销售经理Timothy Scott取得联系,询问购买该芯片的可能性。

Timothy主动并郑重推荐了美国的Habor Trade International(HTI)公司,并强调HTI公司是BAE公司在宪宏伟所在地区(中国)的唯一经销商,非常乐于满足该地区的采购需求。

2009年4月,宪宏伟开始与HTI公司负责人Malcolm Lee通过电子邮件和越洋电话进行联系。在联系中,Malcolm Lee多次明确表示:他以及他的公司在该类产品的国际销售方面很有能力,表示如果相关产品涉及到美国出口许可证的问题,他可以找到合适的办法满足当事人的采购要求。

宪宏伟曾明确提出通过物流公司正常进口报关,在北京交货。但此建议被Malcolm Lee坚决否定。当问及原因时,他并没有直接说明。

2009年10月,宪宏伟与Malcolm Lee在网上谈成40片PROM芯片的采购意向,随后通过电汇支付了第一笔预付款近2万美元。

2010年3月,根据Malcolm Lee的建议,宪宏伟和他的同伴李礼与其在印尼雅加达会面。在这次会面中,Malcolm Lee告诉他们可以考虑在新西兰等地设立分公司出口产品。

2010年5月,Malcolm Lee主动提出在匈牙利交货,称匈牙利是其亚洲交易的基地。他还要求必须与宪宏伟亲自会面,很强硬地表示他只见本人,任何第三方都不见,如果宪宏伟不去匈牙利,他就断绝合作。同时,Malcolm以第一笔预付款相要挟,催促威胁宪宏伟汇出第二笔预付款。

因担心预付款被侵吞,宪宏伟随后支付了第二笔预付款,并答应了Malcolm Lee的要求。

2010年9月1日早晨6:30左右,宪宏伟和李礼乘飞机抵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机场,他们还没入海关,便被匈牙利警方逮捕。

交易人是美国卧底特工! FUCK FBI.
阅读全文…

湖南大户表态支持黄光裕

2010年9月21日 2 条评论

欧阳雪初,湖南常德人,被业界称为“最神秘职业投资家”,在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以深藏不露和长袖善舞著称。

9月20日下午5时,国美“黄陈之争”将见分晓的前一周, 欧阳雪初在长沙宣布:9月14日至16日3个交易日,他联合另两位湖南投资人,狂扫了一亿股国美股票。

“作为资深职业投资人,我早过了幼稚和冲动的年龄,也与黄光裕无任何利益纠葛,我买股票是为了支持黄光裕,并看好黄光裕给国美和投资者带来长线价值。”面对记者,一贯冷静理智的欧阳雪初有些激动:“国美目前的局面让我忧郁和不安,如果这次陈晓胜出,国美将永无宁日,而国外资本对国内成长性民族优势企业的渗透与控制,将会进一步加剧,这是极度危险的。”

“没错,现在,我就像一个愤青。”欧阳雪初说。

1.“黄光裕的胜出符合投资者的利益诉求”

当然,这种“责任”支持,也不足以让职业投资人欧阳雪初砸下上亿资金,他下重注的另一个原因是,“黄光裕的胜出,至少拉动国美股价上升30%,这符合我作为投资者的利益诉求。”

欧阳雪初分析:黄光裕一旦胜出,必将彻底结束此次沸沸扬扬的股权争端。在国美“内乱”之前,恒生指数26000点附近时,国美股价2.8港元,后一度下挫至2.1港元,现价2.4港元左右。一旦结束争端,股价必将恢复性上涨,回到甚至超过2.8港元的价位。

此外,黄光裕获胜,还有400家非上市门店资产注入预期,“诸多利好,刺激股价上涨30%,价格顺势冲破3元,并不过分。”欧阳雪初说。

很多人担心两点会导致资产注入失败:一是可能遭商务部否决;二是国美非上市门店目前的资产财务状况。

欧阳雪初认为不必“多虑”:首先,只要中方控股权不丧失,商务部没必要对资产注入设置障碍;其次,非上市资产注入,一般都是以盈利能力作价,400家门店约200亿的销售,净利润率以4%计算,就有8个亿的利润,按10倍市盈率计算,增发40亿股,现有股本将扩张20%,盈利规模则扩张了40%,“何乐而不为”。

2. “国外资本图谋控制民族优势企业”

如果万一陈晓胜出,他必将最大化本身利益,与黄氏资本的内斗必将迁延日久,国美很难安定发展,资产注入也无从说起。“也就是说,陈晓出局,最符合投资人利益”,欧阳雪初说。

既然,黄光裕胜出最符合投资人利益,贝恩、大摩、小摩等国外机构股东为什么要站在陈晓一边做“亏本生意”?

欧阳雪初说,不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是,投行与陈晓利益捆绑,可获得更大利益,按国际惯例,有价值的成长性企业,公司控制权股份转让,可以有50%-150%的溢价;其次,国美是中国在家电领域具有话语权和议价权的战略性企业,国外资本一旦掌控国美,不只是控制了国美10多万员工,更是控制了上游数百万产业工人,乃至中国家电产业命脉。

欧阳雪初认为,“一旦外国资本成功掌控国美,将会把中国家电产业玩弄于股掌之中”。

他认为,近年来,国外资本对中国新兴行业特别是有巨大上升空间的企业一直积极渗透,并谋夺控制权,此前的娃哈哈、汇源争夺战,包括最近阿里巴巴、国美股权之争,无不反映出外国资本日益膨胀的“控制欲”。

欧阳雪初说,为保住中国优势民族企业的主导权,“作为中国公民,我现在必须站出来呼吁”。

3. “维护基本的传统道德和商业文明底线”

“国美的事情现在很热闹,其实任何一个热闹现象的背后,必然有其深刻的本质反应”,欧阳雪初认为,如果陈晓赢了,则代表中国传统道德和商业基本秩序的丧失,“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千年古训,另,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产生的委托代理机制,其核心便是信托责任。信托关系一旦成立,受托人便对委托人负有信托责任,不仅是法律责任,更重要的是道德责任,即使法律允许经理人可以做的时候,经理人也要问问自己的良心该不该做。如果陈晓逼宫胜出,那将会成为一个极坏的榜样:没有规矩了,谁都可以这样来。”

欧阳雪初认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所有者控制企业,而非内部人控制企业。

“从未来的企业发展角度上来说,我们应该尊重企业创始人”,欧阳雪初说,比如丰田,虽然创始人股份已经稀释到只有1%左右,但其仍在董事会具备话语权。“从利益角度上来说,一个连企业最大股东利益都不能维护的人,他又何谈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欧阳雪初认为,黄光裕的胜利意味着商业道德的胜利,“我们必须维持这样的商业文明和道德底线。”
记者: 邢云 / 三湘都市报

中国企业家之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2010年7月26日 1 条评论

记者:王勇
在创业型企业家中,刘强东是我见过的最不像公司创始人的。其谈话的风格和处事,更像是一个外企高级职业经理人,只不过多了几分犀利和疏离,少了几分亲近和圆滑。

“工作是为了生活”

找刘强东是想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状况,采访只能说差强人意,反倒是这个人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给我的感觉很矛盾——言辞尖锐、态度诚恳,气场却给人一种强大的疏离感,似乎时刻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单独空间,与人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京东的办公环境很拥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办公室。很大,里面有一座假山,还有很大的会议圆桌,据说京东高管们常常在这里开会,坐在对面采访时,我恍惚有商业谈判的感觉。于是提出坐他旁边采访,被婉拒。

我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总之他不太像一个学文科(社会学)出身的人,总感觉他心里似乎有心结。采访时他穿着KAPPA的T恤衫,我以为他爱好体育,结果不是,他从小体育不好,但热爱运动(很矛盾)。他的爱好是钓鱼和越野(这两个爱好看起来似乎也很矛盾),据说开车很疯,最喜欢腾空跃起那一瞬间的感觉,经常穿越沙漠,还因为开车太疯伤过腰。

最初,我有种“被采访”的感觉。他一直在问我对电子商务的看法、以及采访见闻。感觉他似乎对一切都淡淡然,却又显示出对商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是销售出身,但与我见过的其他类似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气质完全不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80后、90后的看法,认为他们追求享受、追求公平天经地义,是合理的。此外,他似乎从骨子里强烈赞同“工作是为了生活”。或许是因为这个,他不像我熟悉的企业创始人——据说,他经常扔下公司,花一两周时间在各地越野。

看来,他确实拥有一个忠诚、强悍的高管团队,难怪他认为这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但我最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让他形成了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价值观?在他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

CEO八卦:创业背后

刘强东,1974年生,江苏人,未婚。1992年来京,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毕业,但却把90%的时间花在了编程上,自称“在第一代程序员中还算是比较出色的”。1996年进入某日企(RBLF),历任销售,物流,信息等多个职位。1998年自主创业,最早在中关村做传统的IT代理和零售,据说最初靠诚信在一个论坛打开了销路。2004年,转型做电子商务,成立京东。

转型做京东,据说是因为刘强东发现上游是神码等大的分销商,下游是零售商,代理不上不下,难以持久,于是主动选择了下沉做零售。做电子商务选择产品很重要,于是从卖IT产品转向卖小家电。当然,还有SARS的大背景推动。

刘强东有12位副总裁,这是他的核心高管团队,其中有一位是很早就跟他一起创业的。“外界很少注意过我的团队,我们都是少说话多做事。我是无可避免,总得有人出来代表京东说话,否则我也不愿说话,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他最佩服的企业家,是任正非柳传志——“他们是真正的企业家,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缔造了中国IT方面两个最著名的公司。”

分类: 中国企业家, 网海拾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