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网海拾贝’ 分类的存档

于丹和孔子谁在说假话

2010年7月20日 没有评论

第一次知道于丹和她的著作是两年前在一个年轻富有的朋友家里,饭后交谈间朋友给我推荐,说写得很好。说实话,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人,由于诸如“文革”、“批林批孔”的历史运动的余威尚在,在接受所谓正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这一代,我想也应该包括于丹教授,其实对孔子以及他老人家的《论语》知之甚少,更别遑论心得。当然,也不排除于丹教授的家庭教育独具中国传统文化风范,使得于丹教授自小熟读《论语》,并在自己后来的人生和求学道路上一而贯之,受益良多。否则不会对易中天教授的提问应声而答: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我先拜读〈于丹《论语》心得〉,后细读孔子的《论语》,对比之下,很遗憾,在我的心目中,孔子的确没有色彩,于丹却也没有温度。
阅读全文…

分类: 百家争鸣, 网海拾贝 标签:

如何识别美国“文凭作坊”

2010年7月16日 1 条评论

这两天看国内的新闻都在闹腾山寨文凭的事儿。之前,每当李老师被那些非哈佛耶鲁全奖不上的学生们问起自己的毕业院校时总会有点心虚,我的母校在美国被称为“poor man’s Harvard”(穷人的哈佛),确实是寒碜了点儿。庆幸现在有了成功人士垫底儿,咱穷是穷了点,文凭总还是真的。

虽说上了国内的头条,但唐总怎么说还是个单枪匹马的商人,同样是diploma scandal(学历门),巴基斯坦那边因为牵扯到了上百个政治人物就很显著地登上了美国这边前几周的international headlines(国际版头条新闻)。说起类似的“学历门”丑闻,美国几年前也闹过一个劲爆的。新闻的主角是前国土安全部的高级主管Laura Callhan。Callahan女士多年前很爽快地一口气网购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计算机学位。事件曝光后,女主角立刻辞职。不仅如此,此案牵扯出的几百个与Callahan同为“校友”的联邦雇员,在此之后也均被迫辞职。

“山寨文凭”英语叫fake 或phony degree。为了收集上课的资料,我曾经在网上订阅过几个关于托福考试的newsletters(新闻快讯)。这下可好,之后几年我都会时常收到让失学青年热血沸腾的垃圾邮件──”Do you want a diploma without the dreary classes, droning profs and annoying exams?(轻松取得文凭,远离无聊的课程、教授和考试)” “You will obtain a prosperous future, money earning power, and the admiration of all.(带给你锦绣前程、丰厚收入和万人瞩目)” “Bachelor’s, master’s, and doctoral degrees are available in the field of your choice.(专业由你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一网打尽)”还是中文语境下更简单明了,俩字搞定──办证!

这些网上办证的机构被称作degree mill,文凭作坊。这个据估算收入高达五亿美元的巨大作坊中包括了很多乍一听起来非常吓人的名字,比如:University of Berkley──山寨UC Berkeley伯克利大学;Columbia Pacific University──山寨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 American Global University──美国环球大学,从台湾骗到大陆的著名“排毒教父”林光常就毕业于此“学府”,人家还是博士呐!

识别一所学校是否为“克莱登大学”的最简单方法是,登陆美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办公室──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 Offic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搜索该机构发布的The accreditation database (资格评估数据库),这里可以找到符合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另外,也可以搜索List of unaccredite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未获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名录),在这里能看到很多震耳欲聋且新鲜有趣的大学名字,比如“美国国家大学”。当然这个list里还包括了我们这几日看的很眼熟的“南太平洋大学”、“国际太平洋大学”和“国家太平洋大学”等“太平洋”系列。

很多年前了,某次我的一位老板给我介绍一同事时说“X老师原来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英文的”,当时我那个五体投地的吐血崇拜啊,眼看着此男同事头顶冒出灿烂的水珠。后来慢慢熟悉了,才发现老板吐字不清,漏说了一个重要的字──该同事曾在“哥伦比亚的大学教英文”。情同此理,山寨文凭之所以能迷倒众人,也有咱太妄自菲薄的因素,所以,要识别文凭作坊,着实需要点较真的精神和勇气,别被花里胡哨或震耳欲聋的名字吓到。

(本文作者李淼曾任纽约市调查局调查员,美国期货行业协会审计调查员和CCTV9套节目播音等职,现任新东方商务英语教师。本文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分类: 网海拾贝, 韦氏观察 标签:

中国四位收藏名家

2010年7月9日 1 条评论

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人 艾略奥特·威尔逊

刘銮雄(Joseph Lau)

地产商华人置业(Chinese Estate)董事局主席,香港大富豪刘銮雄(Joseph Lau)因敏锐挖掘低估价股票的独到眼光,被人冠以股市“狙击圣手”的称号。生意场外的这位大亨行事张扬,生活奢靡,与众多女星有染,是香港八卦小报的常客。

但是,刘在香港之外更多地是以一位痴迷的艺术品藏家著称,几年来他的收藏涉猎极广,上至中国古董,下至现代绘画作品。

刘氏本人从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获工科学位后,于20世纪70年代从其父手上接过吊扇厂,之后他转向贸易行业发展。
他30多年前涉足收藏业,据报道他在国际拍卖会上的第一件拍品可追溯到1990年,当时他在佳士德拍卖会(Christie)上花了不到一百万美元竞拍到了一枚清朝乾隆皇帝的玉玺和一斗彩大花盆(doucai jardinière)。

去年,刘氏在日内瓦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花了948万美元拍到了一颗7.03克拉重的蓝色钻石。近日,他是《裸体、绿叶和半身像》(Nude, Green Leaves and Bust)的八位竞拍人之一,这幅毕加索1932年创作的油画在本月的拍卖会上最终以一亿六百五十万美元成交。

刘銮雄最终是否抱得名画归不得而知:无论是佳士德还是苏富比都拒绝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何鸿燊(Standley Ho)

在新葡京赌场(Grand Lisboa)的大厅,立着一尊澳门赌界大佬、拥有新葡京赌场超半股份的何鸿燊半身雕像。在其雕像身后,放置着他2007年花了八百八十万美元购得的圆明园青铜马首像。它是当时拍卖会拍出的清朝最贵的雕像,曾是圆明园(位于北京近郊的皇家避暑行宫)12生肖报时喷泉(俗称“水力钟”)边的饰物之一,在19世纪遭劫后流失海外。

何鸿燊在香港的苏富比拍卖行购得马首后,这位热心公益的赛马会主席把它捐给了中国政府。在何未定具体由哪个政府部门接收期间,马首在新葡京赌场作短暂展览。

“我希望此举可以鼓励更多的国人共同努力拯救中华文物,培养爱国情怀,”88岁高龄的何鸿燊当时表示。

何似乎觉得只要能买回中国的历史,出再高的价都不为过。

2003年,他抢购下了水力钟的铜猪首,并把它捐给了政府背景的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当时已拥有猴首、牛首和虎首。

2007年,何鸿燊花了180万美元购得一把清朝皇帝的龙椅。他其它的中国艺术藏品包括一尊用猛犸象牙雕刻的孙悟空像(the Monkey King,中国最喜闻乐见的民间形象)和一座模仿鸟鸣叫的清代皇家宝石镶钟(gem-engraved clock)。
阅读全文…

分类: 百家争鸣, 网海拾贝 标签:

京津空城记

2010年7月9日 没有评论

强烈做多冲动的地方政府与贪婪商人合谋酝酿了一个空前的房地产泡沫—未来10年中国城市化浪潮的现实警钟
《环球企业家》记者 张育群
4年前的一天,在北京做城市运营规划的李国平来到天津,一位县级官员开着车把他拉到了远郊,指着车窗外的盐堿地说:这是一个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时代,能不能帮这儿策划下,造个曼哈顿或者地中海小镇出来?

荒野之上的可能性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版图,也打破了内地经济的引力平衡,李国平随即成立了顾问公司,全力参与到一场造城运动中来。与他一道的还有碧桂园、绿地、富力、?大、合生创展、阳光100等几乎所有一线房地产开发商。在过去5年时间里,这个京津之间的广阔腹地出炉的造城计划几近北京与天津2009年住房销售量之和。

在房地产商的计划书上,中国未来十年史无前例的城镇化,将给他们带来数不尽的财富。自2010年两会以来,城镇化已数次被最高决策层表述为提振内需的长期利器。6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进一步指出,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交通网络,把中心镇发展成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李克强认为,这既可避免城镇过于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费,亦可避免特大城市过于膨胀造成的“城市病”。

北京显然就是“城市病”的典型案例。过去十年间,北京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但这里土地资源的瓶颈已经显现:尽管在不断“摊大饼”,自2004年北京住房销售面积攀上2200万平方米大关後,5年来一直未有进一步突破。而与此同时,2009年的住房销售额却已是2004年的3倍多。两个数字的叠加暗示了北京有巨大的购房需求未被满足。

瞄准这些需求,京津之间城市群的布局早在5年前就渐次展开。只不过,手握土地的远郊区县政府有改变城市形象的憧憬与雄心,却缺乏资金与经验,他们纷纷赋予开发商庞大空间来描绘城市新蓝图。

这其中,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新城是中国内地最早的由开发商打造的“新城”。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别墅区,这里在短短几年时间耸立起了五星级酒店、温泉城、商业街和高尔夫球场,以及在荒野上建起的数千栋欧式别墅,面积相当于33个天安门广场。

但在6月1日傍晚,当《环球企业家》记者来到这座别墅之城,看到的却只是凄冷的景象。夕阳下最後一对新人依偎的剪影被摄影师成功定格後,作为免费布景的这座几可乱真之地中海小城也结束了一天中不多的喧嚣,苍凉而悲情地隐入暮色之中。这个最初为50万人居住、生活、娱乐而设计的新城如今正上演着凄凉的空城计。

据有关媒体报导,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也动摇着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根基。那麽这些空城如何而来?

环绕在京津之间的那些超级大盘,或许能给出答案。
夜色中的京津新城总给外来者一种魔幻般的感觉,电瓶车在空旷寂静中滑行,掠过一幢又一幢轮廓精美的临水别墅,但是这些房子没有灯光,犹如空城般死寂。偶尔出现的行人,看起来就像电影中灾难过後的幸存者。

“一期桃园、二期熙园都卖出去了,但没有业主过来住。晚上黑洞洞的,很吓人。”售楼处司机小杨说。几乎每天,他都要巡视一遍他的“领地”,这片位于潮白河畔占地达25000亩的土地,堪称亚洲最大的别墅区,开着电瓶车围着园区主干道走一圈下来,需要45分钟。

6月2日上午,在京津新城庄园1号售楼处,上千平米的大厅里只有《环球企业家》记者一人,连售楼小姐也不知身处何处。“除了周末,平时看房的人很少,现在市场不好更没人过来了。”门口的保安感叹道。

6年来,这片荒芜的盐堿地上耸立起3000座别墅——这仅是京津新城总体规划开发量的1/2——按照规划这里将有8000座别墅、一个超大型五星级酒店、亚洲最大的温泉城和大型商业中心,50万人将生活在地中海抑或北美风格的别墅内,这几乎相当于临近地级市廊坊的城市人口——整个投资将达120亿元。

合生创展的创始人朱孟依是这一切的缔造者。这位来自广东的51岁富豪建筑包工头出身,在房地产行业浸淫二十馀年却不为人熟知,但其领导的合生创展集团一度在销售额和土地储备上超过了万科地产,乃至于被王石称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隐形航母。

看起来朱孟依有足够的筹码来吃下这个项目。但事实上,在合生创展内部对这片盐堿地亦有过激烈讨论。“或许朱老板具有常人不具备的眼光,他看得比别人更远些。”一位前合生创展华北区高管只能这样含混地向《环球企业家》解释。

京津新城计划与天津宝坻区政府的招商冲动不无关系。宝坻在2001年提出了“135工程”的招商引资政策,即100万、300万、500万的引资计划,500万以上项目往往由区长亲自挂帅、亲自洽谈。合生创展集团号称120亿的投资,令宝坻区政府领导晕眩不已。

“宝坻区一年的财政收入仅2亿元。合生来之前,连三星级酒店都没有,朱孟依要建一个全亚洲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和温泉城,建成後将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这样好的事上哪找?”上述人士透露,最终在协议出让土地制度废止前的2001年,朱孟依拿到了一个低得近乎白送的土地价格:急于改变城市形象的宝坻区政府愿以每平米78元的价格将2万多亩土地双手奉上。京津新城随後成为宝坻区政府的头号工程,宝坻官员车里总是有两样东西:京津新城发展规划图和宝坻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图。

万事俱备後,朱孟依宣称他不是在盖一个楼盘,而是要造一座城,一座连接北京与天津的活力中枢,给北京乃至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在超低价接下京津新城後,朱发现自己必须接下土质改良和郊外造城的重担,这远超出了一个房地产商的能力范围。

而京津新城所寄予厚望的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城际铁路也数次推迟。6年过後,京津新城项目操盘手京津新城总经理郑昌立也不得不向《环球企业家》承认:政府不给配套支持,京津新城仍只是一座空城。

它还有着更要命的缺陷。很多慕名造访者被京津新城的大气磅?所震撼,但回到现实,极少有人愿意把自己与之发生关系。以京津新城主打的欧式独栋别墅为例,每平米1.1万元的均价已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而如果你从北京出发,经过京沈高速和津蓟高速,一路往西南驶上120公里,缴纳50元高速费,两个小时左右方能抵达京津新城。从这里驱车往南50余公里,才到天津市区——无论是对北京人还是天津人来说,京津新城都显得过于遥远。

在这样一座空城上,朱孟依投入了太多赌注。据《环球企业家》调查,从2005年到2009年年底,京津新城共实现销售额约30亿港币,而五年来合生创展在这里投资逾60亿元。显然,这个项目沉淀了合生多年的积累,但回收周期十分漫长。

“政府的缺位,导致生活配套及交通迟迟无法完善,这限制了京津新城的上升空间。”天津市房地产研究会副秘书长刘玉录向《环球企业家》指出。

在2005年购入第二期熙园的业主杨建开始向房管局投诉,称买房五年了仍没拿到房产证。“据说开发商把土地抵押出去贷款了。”另一个业主王婷毫不掩饰她的失望情绪:京津新城的路灯大部分都坏了,晚上整个社区空荡荡的,她觉得特别不安全。“一出门一个来回就要交高速费100元,可装修好了,不住又很可惜。”

制造这一切的合生创展日子更不好过。在2004年“8・31”协议出让土地大限过後,协议拿地被明令禁止,尽管与宝坻区政府有协议在先,但合生创展内部人士透露,最初协议的25000亩土地还有近一半未履行手续,土地证至今没有取得。

“如今宝坻区每年建设用地指标仅在2000亩左右,这意味着我们的土地无法大面积转正,只能每年至少争取1000亩的用地指标。而在2006年国家暂停审批别墅住宅用地供应後,新城更面临一个别墅用地今後无法获取的尴尬。”上述合生创展高管指出。
阅读全文…